老年人看病仍面臨諸多困難亟待破解

    添加日期:2013年1月8日 閱讀:1802

      老人就醫(yī)現(xiàn)狀調查:出行困難手續(xù)繁瑣無奈望而卻步
      截至2011年底,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.85億人,占總人口的13.7%,中國正步入“深度老齡化”的社會。老年群體是醫(yī)療衛(wèi)生資源的重要消費對象。隨著老齡化步步進逼,看病難成為中國老年人的主要精神困擾。
      老年人歲數大,體質差,疾病多,診治難度高,社區(qū)醫(yī)院和小診所怕?lián)L險,對其敬而遠之。然而,到大醫(yī)院看病,需要乘車排隊,檢查繳費。老年人站不住,等不及,吃不消,
      繁雜的手續(xù)無異于巨大的負擔,因而不得不“望而卻步”.
      在社會化養(yǎng)老機制尚未完善的今天,對于農村空巢老人和城鎮(zhèn)失獨老人等獨居群體而言,這一困難更為凸顯,“獨居老人病死無人發(fā)現(xiàn)”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。
      對于農村空巢老人而言,長年獨居醫(yī)療條件相對落后的鄉(xiāng)下,缺乏子女的照顧和親情撫慰!俺鲩T一把鎖,進門一盞燈”,是他們的生活常態(tài)。即使生病后,多數情況下也不得不獨自面對,再加上經濟條件的局限和習慣性的節(jié)儉,“小病拖,大病熬”的現(xiàn)象非常普遍。
      而對于城鎮(zhèn)失獨老人來說,情況更是不容樂觀!笆И殹钡某林卮驌粢蚜钇渖硇木銈,而隨著年事漸高,他們又不得不獨自承受病痛的折磨。“老無所依”成為他們*現(xiàn)實的境遇,即使有來自社會各方的關懷,仍難以撫平創(chuàng)傷,消除憂慮。
      不少人建議,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為老年人提供方便、低廉、有效的醫(yī)療衛(wèi)生服務,建立或轉型改建專為老年人群服務的老年病醫(yī)院,確保老年人老有所醫(yī),并對老年醫(yī)療機構給予適當的補貼,用于減免困難家庭老年人就醫(yī)費用。
      而對于空巢老人和失獨老人這些特殊群體,除了物質層面的優(yōu)惠措施之外,全社會更應從精神層面給與充分的關懷和愛護,幫助他們排解寂寞、彌合創(chuàng)傷,安度晚年。
      老人優(yōu)待政策被指標準過高免費看病必須活到90歲?
      近日,北京市民政局局長吳世民表示,北京社會福利要“擴面、增項、提標、整合”,加快建立適度普惠的民生福利制度。醫(yī)保自付部分全報銷政策,有望從目前的95周歲以上,擴大到90周歲以上人群。
      圍繞這一新政策,外界在多有褒揚之余,亦出現(xiàn)一些不同的聲音,集中體現(xiàn)在“年齡標準是否過高”的爭議上。質疑者認為,90歲以上老人數只是老年群體很小的一部分,這一政策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意義。
      更有網友質疑:既然出臺這樣多的好服務,為什么不能提升一下,讓服務更能面對大眾呢?能讓更多的的享受到好的優(yōu)惠政策,將95歲年齡段降低到85歲或者是80歲不好嗎?
      但也有觀點指出,目前北京80周歲以上老人就有35萬名,現(xiàn)階段要求對所有老年人免費醫(yī)療確實不切實際。
      資料顯示,中國83歲以上的人群只約占全國的1%.由此看來,目前連全國1%的人都未享受免費醫(yī)療,而且90歲以上者免費還只限于首都北京,可見免費醫(yī)療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.
      事實上,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,其他一些地區(qū)此前亦曾出臺此類老年人看病優(yōu)待政策,且免費就醫(yī)的“門檻”通常都定在90歲以上。
      養(yǎng)老、醫(yī)老本是理所應當?床∶赓M更是對當下老年人幸福感與尊嚴的回饋與尊重。有評論指出,于情于理,讓90歲以上者免費看病,都會給人一種只可遠觀的感覺。不過,一年間,北京免費看病的門檻降低了5歲,或許可以樂觀地認為:90歲已經來了,80歲還會遠嗎?政策推廣至全國還會遙遙無期嗎?
      老年人看病頻遇“神醫(yī)”襲擾權益保護亟待各方重視
      老太遭遇“神醫(yī)”騙局4萬余元現(xiàn)金被換成草紙、六旬老太聽信“神醫(yī)”被騙21萬元、5人結伙扮“神醫(yī)”行騙7名老人為消災被騙13萬……近年來,一些“神醫(yī)”假借看病之名詐騙老年人錢財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。
      老年人通常有身體差、疾病多、警覺性不高的特點,這為一些不法分子行騙提供了可乘之機,不少老人大半生積蓄都在被此類騙術“忽悠”后付諸東流;因此,其合法權益的保護亟需引起各方重視。
      對于子女而言,認真履行贍養(yǎng)義務,讓老人在生病時得到妥善照顧,無論從家庭倫理還是法理上看,都是無可推卸的責任。
      然而,隨著中國社會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和人口流動性的加速,以及生活習俗的改變,中國幾千年延續(xù)下來的幾代同堂的傳統(tǒng)家庭模式已經一去不返。
      據民政部統(tǒng)計,中國目前1.69億60歲以上老年人中,40%過著子女不在身邊或沒有子女的“空巢”生活。預計到2030年,老齡人口將近3億,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%,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。
      同時,在獨生子女時代,很多家庭不得不面對“倒金字塔形”養(yǎng)老困境。年輕的小夫妻,不僅要贍養(yǎng)雙方的父母,還要贍養(yǎng)父母的父母,少的要負責三四位老人,多的甚至要照顧七八位老人,常常顧此失彼,這也為“神醫(yī)”們施展騙術提供了舞臺。
      對此,有媒體分析指出,國家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社會化養(yǎng)老機制,同時,有責任提供資金、人員等方面的支持,使老人看病就醫(yī)更趨便利,向老年人宣傳必要的醫(yī)學常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此外,還要對專門詐騙老年人的不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。
      *美桑榆景,人間重晚晴。讓老年人老有所依,老有所“醫(yī)”,不僅是子女的義務,也是政府乃至全社會的責任。

    責任編輯:楊亞楠    m.atm-sprinta.com    2013-1-8 12:06:32

    文章來源:

版權與免責聲明:
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m.atm-sprinta.com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

本文標簽:
版權所有 1168醫(yī)藥保健品招商網-m.atm-sprinta.com Copyright © 2008-2025 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
互聯(lián)網藥品信息服務證書編號 (粵)-經營性-2014-0016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粵ICP備14090958號公網安備粵公網安備 44011102000390號
1168醫(yī)藥保健品招商網專業(yè)提供:醫(yī)藥等產品信息的網站招商平臺,打造中國成交率最高的網絡醫(yī)藥招商網站→返回頂部←
本網站只提供信息交流服務,不提供任何藥品銷售服務,不對交易過程擔負任何法律責任,請交易雙方謹慎交易,以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 →返回首頁←